为更好地传承粤剧文化,进一步普及粤剧艺术教育,由广州市荔湾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荔湾区教育局主办,荔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粤剧艺术博物馆承办的百场粤剧研学体验进校园活动于4月25日正式启动。活动把粤剧导赏、粤剧知识介绍、舞台表演程式学习实践、粤剧面具绘画、粤剧妆造体验等不同的粤剧艺术体验方式整合带进辖内中小学以及特殊学校,以互动式体验教学的方式,将粤剧文化送到荔湾青少年心中。
“零距离”听曲:
面对面演出,将粤剧“唱进”荔湾学子心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与以往剧场展演不同,此次研学活动,荔湾区将舞台搬进校园操场、课室讲台。邀请专业粤剧演员,面对面地为荔湾青少年送上粤剧演出,让荔湾区学子更清晰地了解曲目内容,“零距离”感受粤剧的魅力。
在选曲方面,荔湾区挑选了《华山救母》《天女散花》《黄飞虎班师回朝》等歌颂爱国爱家情怀的经典粤剧片段,让青少年在听曲的过程中,感悟家国情怀,从而更好地弘扬爱国爱家、尊老爱幼等中华传统美德。
专业性课程:
互动式教学,感受粤剧台前幕后的魅力
研学期间,荔湾区将邀请粤剧艺术博物馆少儿粤剧传承基地导师唐沛文进入校园,为荔湾学子讲述粤剧基础知识。同时,现场更以互动教学的方式,邀请学生上台体验粤剧身段表演、水袖、把子程式等,让青少年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直观了解、学习粤剧,让粤剧不仅能“听得到”,更能“看得见”“摸得着”。
除了粤剧知识讲座,荔湾区还将粤剧面具绘画技艺“带进”校园。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可以通过脸谱的特征,了解不同粤剧角色的特点,从而了解粤剧不同表演形式。伴随着老师的讲解,学生们更能将自己理解的脸谱特点画在面具上,打造自己眼中的粤剧角色。
沉浸式体验:
画大妆、穿戏服,学子“化身”粤剧名伶
此次研学活动,荔湾区将在每一所学校邀请学生现场体验画大妆、穿戏服。届时,将有数百名学生有机会在专业化妆师的帮助下“化身”粤剧名伶,感受粤剧的魅力。现场,粤剧化妆师根据学生的面部轮廓,一边为学生上妆,一边为学生讲解不同角色的服饰、妆容、头饰的特点。在化妆师的巧手下,学子们一步步“化身”为不同的粤剧角色,跟随着专业粤剧演员一同上台,展示“粤剧名伶”的魅力。
孩子们现场制作粤剧脸谱。信息时报记者 陈文杰 摄
荔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形式各异的研学活动,让荔湾青少年从粤剧演出形式、粤剧技艺等不同方面,真正了解粤剧、感受粤剧。“我们希望通过粤剧进校园,让更多荔湾本地学子、外来务工人员子弟真正认识到粤剧的魅力。同时也希望孩子们可以通过研学,对粤剧产生兴趣,主动学习粤剧,让粤剧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
上一篇 : 保持战略定力加大创新力度 长春高新聚焦医药核心主业谋发展
下一篇 :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