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体不足。
2、接种疫苗后能否预防该病,取决于疫苗能否刺激犬只产生抗体,以及抗体的数量(以效价表示)。一般认为,只有血清抗体效价大于每毫升10国际单位,才能预防传染病。大约30%的狗在接种疫苗后一个月出现抗体。
(相关资料图)
3、全程注射一个月后,抗体达到最高水平。所以在所有注射完成之前,在抗体没有产生或者效价比较低的时候,还是有感染的可能的。打疫苗的时候可以加免疫多糖霜,提高免疫力,比如e宠。
4、已经感染了病毒。
5、即使注射疫苗前对狗进行了检查,各项指标都正常,仍有可能因为处于发病潜伏期而检测不出来。疫苗产生的抗体只对血液中的病毒有效,对进入细胞的病毒无效。所以,如果你在接种疫苗前已经感染了病毒,接种疫苗是无效的。
6、保存不当。
7、疫苗不应该冷冻,冷冻会破坏它的结构。37保存不得超过1个月,4保存不得超过1年。存放时间过长,免疫效果会降低。放在家用冰箱的冷藏室里就好了。
8、使用不当。
9、疫苗不应该注射在臀部。臀部脂肪组织多,免疫活性细胞少。注射后产生的抗体效价低,抗体下降快。
10、病毒的变异。
11、即使疫苗产生高滴度的抗体,一些狗仍然可能生病。这是因为病毒可以变异,现有的疫苗都是针对正常病毒的。如果病毒表面抗原发生变异,接种疫苗的狗不幸感染了这种变异病毒,还是有可能生病的。
12、身体不好——如寄生虫未清除、高烧等。导致免疫失败。
13、注射时间不对
14、-大部分都太早了。当过渡性抗体还很多的时候,一部分抗原会被抵消,当然能产生的功能也会大打折扣。或者不遵医嘱,超过一年没加,当然还是有可能被感染,因为疫苗效果只能维持一年。
15、个别狗的免疫系统并不完善。
16、还有其他药物正在使用。
17、免疫是狗狗健康的基本保障,也是每个养狗人的基本义务。我们不要以为打完疫苗就万事大吉了,更不要因为狗狗免疫后还是有传染病就干脆不给它们打疫苗。疫苗完成后,应进行一整套测试。如果没有产生抗体,应该重新接种疫苗。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